最近,悅來藝術公交車站又一次火出圈了,“重慶顯眼包公交車站”等詞條連續登上熱搜,吸引了眾多網友目光?!昂糜刑厣薄熬蜎_這些車站,恨不得馬上去重慶”“這才是藝術”“個性十足,給城市解壓!”……更有網友給他們排起了名,到底哪一個最顯眼最有創意?
悅兒點進熱搜一看,這不就是咱悅來國際會展城的藝術公交車站嗎?今天,就給大家仔細盤點一下悅來國際會展城這些流動在馬路上的“藝術展”!
#01
藝術公交車站《童趣》
在悅來濱江路北段站,一個巨型小孩雙手雙腳撐地,似在翻筋斗又似在河邊嬉戲,可愛的動作加上俏皮的黃色,在圓潤身體的襯托下顯得趣味十足。這個被網友戲稱為“胖娃娃”的公交車站其實名為《童趣》,該公交車站是設計者對日常生活的藝術化表達,引發人們對生活、記憶的重新體驗,敘事性、趣味性的場景在鋼筋水泥的城市中顯得格外溫暖,也讓在此駐足停留的乘客在不經意間實現了自身的參與。
圖源|來自網友@洸哥哥
#02
藝術公交車站《行囊》
在博覽中心南站,兩個行李箱拉桿伸長彎曲,紅色的書包格外醒目,由北京飛往重慶的登機牌制成的頂棚創意十足,為等待的行人遮陽擋雨。行囊背后是游子的思鄉心切,一張票便是歸途,啟程出發后,向著家的方向奔赴……設計者這種巧妙的構思也將悅來國際會展城“近者悅,遠者來”的溫情展現給了來往的乘客。
圖源|來自網友@愛玩的蟈蟈
#03
藝術公交車站《等待的風景》
在軌道交通悅來站2號出口,博覽中心北站公交車站的立柱“穿”上了款式新穎、時尚前衛的鞋,十分吸引眼球,眾多行人駐足停留、拍照打卡。公交車站將創意與時尚融合,擋雨頂棚采用大理石材,由20根不銹鋼立柱支撐,在體現功能性的同時又兼具美學元素。公交車站名為《等待的風景》,用不同的站姿和鞋子反映每個人不同身份和生活態度,留給市民朋友更多的想象空間,增加等待時間中的小樂趣,同時矩陣排列的形式感一方面展示著社會文明的新面貌,另一方面也映射出當下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
圖源|來自網友@竹下官兒
#04
藝術公交車站《如歌的日子》
《如歌的日子》公交車站位于悅來美術館旁的悅城路站,以生活中常見的板凳為元素,藍色和紅色兩個碩大的板凳高低錯落為等車的乘客提供了有趣的休息空間,旁邊緊緊圍繞著17個小板凳色彩絢麗,與悅來美術館遙相呼應。塑膠凳子的明艷的色彩,與現實的集體主義情感以及社會公眾的參與行為疊加,使得公交車站更具審美特性及文藝價值。
圖源|來自網友@愛玩的蟈蟈
圖源|來自網友@Drincool十三姨
圖源|來自網友@洸哥哥
#05
藝術公交車站《悅來江灣》
《悅來江灣》公交站以江邊的鵝卵石為元素,巨大化的鵝卵石堆疊出一個可供行人等車休息的空間,上面“爬行”著活靈活現的小螃蟹,將普通的鵝卵石體積巨大化,從視覺和空間上改變了日常小物體與人的尺度關系,在這里停留、等車仿佛置身石林,充滿自然意趣,更有一種超現實主義的觀景體驗。
圖源|來自網友@愛玩的蟈蟈
#06
藝術公交車站《嘉陵夕照》
《嘉陵夕照》公交站位于悅來嘉陵江畔,以彩色流線型鋼結構為主體造型,提取重慶長江和嘉陵江蜿蜒曲折的形態,以“流動”為主題在空間中營造多種形態變化,頂部采用鏡面不銹鋼材質,搭配色彩絢麗的主體結構,視覺效果更具科技感。夜間LED燈帶以及點光源輔助照明,讓整座公交車站溫馨明亮,也為夜間的悅來江灣增添更多浪漫氣息。
圖源|來自網友@愛玩的蟈蟈
圖源|來自網友@放飛機的老虎
#07
藝術公交車站《啟航》
《啟航》公交車站位于悅來濱江路,遠遠看去像是一艘極具設計感的船,車站使用現代主義的表現語言,塑造了一艘民國時期在嘉陵江上行駛的客船,其中船桅桿和船塢以及長江石的組合,呈現出了點、線、面結合的設計理念,使作品顯得豐富而多元。船尾增添了疊石細節設計,為作品添加了想象的空間,地面鋪裝采用彩色馬賽克鑲嵌畫的方式來表達連綿的江水,為作品在視覺語言上增加了充滿想象的藝術化表達。
#08
藝術公交車站《新世界》
藝術公交車站《新世界》位于悅來大道——博覽中心廣場站,車站以“WIFI”符號作為創作元素,將其平面化的圖像立體化后構筑成一個圍合的空間,兩側廣告燈箱同樣也采用一體化設計,將手機等電子設備的平面化符號轉換為立體的造型,中間穿插著可愛的剪影小人,以一種日常的生活狀態,聚集在WiFi的周圍。它們與公眾在參與中對話,不斷提醒著我們在享受互聯網帶來便捷的同時,也要警惕新世界所帶來的挑戰。
截至目前,悅來國際會展城已建成8處藝術公交車站,讓城市家具更具創意與設計。
不只是公交車站,行走在悅來國際會展城,不經意間的一個回眸你就會與公共藝術撞個滿懷。大到十余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當代藝術家量身打造的公共藝術作品,小到造型活潑可愛的道路“隔離樁”,甚至是不起眼的消防栓、變電箱都穿上了可愛的卡通彩繪“衣服”,找個時間到悅來國際會展城去發現美好吧!